河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方向)
为做好我校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确保质量,根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件和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文件有关要求,依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内容,结合国内外该领域发展现状,特制定我校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开放和创新意识。
(2)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能够综合地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能够独立从事公共部门,尤其是党政机关的领导、管理和政策研究及其他公共服务工作,达到中级以上公共管理专业与管理职务任职条件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需要。
(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
(4)身心健康,具有团队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招生对象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或本科同等学力)后、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吸收有丰富经验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人员参加各个培养环节的工作。
3、注重实践。MPA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结合本地区或本单位工作实际撰写专题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并经河南农业大学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4、实行导师负责制,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由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实际指导者组成,负责指导研究生方向性必修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导师组和任课教师还应定期检查和指导学生补修部分学科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1、学分要求
学生培养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个基本模块。其中,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
2、必修环节
在学期间,除完成课程学习外,还要完成不少于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以及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中期报告(或文献阅读、实践报告)等。其中,校外实践应有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实践研究总结报告,开题报告应进行公开论证。
3、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方向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要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已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
2、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其中论文开题至少应在答辩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正文字数应在2万字以上。
3、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
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不参与其本人的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得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办理就业与派遣手续。
附表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领域代码:125200 领域名称:公共管理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 时 |
学分 |
任课教师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核 心 课 程 (18) |
40001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6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40001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
400013001 |
外国语 |
1 |
60 |
3 |
外语学院 |
考试 |
|
|
412021001 |
公共管理 |
1 |
48 |
3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
412021002 |
公共政策分析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
412021003 |
公共经济学 |
1 |
48 |
3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
412021004 |
政治学 |
1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
412021005 |
公文写作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
专 业 必 修 课 (8) |
412110001 |
土地规划理论与方法 |
1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试 |
土地管理 |
412110002 |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
1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试 |
||
412110003 |
土地调查与评价 |
2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试 |
||
412110004 |
土地科学前沿研究专题 |
2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试 |
||
412121001 |
行政法 |
1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行政管理 |
|
412121002 |
领导科学与艺术 |
1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412121003 |
人力资源管理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412121004 |
管理学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试 |
||
专 业 选 修 课 (9) |
412221001 |
电子政务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412210001 |
土地管理形势与政策 |
2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
412221002 |
定量分析方法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
412221003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
412210002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
412221004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2 |
32 |
2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
412007003 |
管理科学方法论 |
2 |
32 |
2 |
信管学院 |
考试 |
|
|
412210003 |
土地资源学 |
2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
412210004 |
专业外语 |
1 |
32 |
2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
必修 环节 |
培养计划、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 |
2 |
完成有关培养环节的签字审核,提交相关报告。 |
|||||
社会实践 |
3-4 |
|
2 |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社会实践总结。 |
||||
补修 课程 |
412610001 |
土地管理学 |
1 |
不计学分 |
资环学院 |
考查 |
学生可从中任选两门,不单独开课,可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学习,随本科生考试一并进行。 |
|
412610002 |
土地规划学 |
1 |
不计学分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412610003 |
土地经济学 |
1 |
不计学分 |
资环学院 |
考查 |
|||
412610004 |
行政管理学 |
1 |
不计学分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412610005 |
组织行为学 |
1 |
不计学分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412610006 |
西方经济学 |
1 |
不计学分 |
文法学院 |
考查 |
|||
412610007 |
社会学 |
1 |
不计学分 |
文法学院 |
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