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国MPA教育研讨会(第七次会议):第三小组


2004年全国MPA教育研讨会(第七次会议)

 


 

     

 

 

第三期:第三小组

 

 



 

 



 

 


会议时间:2004718日星期日(14301630

 

 

会议地点:南昌大学(北区)行政楼第七会议室

 

 

会议主题:讨论MPA合格评估方案

 

 

会议主持:米加宁、屈锡华

 

 

内容摘要:

 

 

会议主要就评估体系和方法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专家们纷纷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会议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学者认为在MPA教育体系引进时间不长,MPA学员仅仅毕业一届的情况下,对整个MPA教育体系进行评估,时机尚未成熟,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各学校MPA的办学质量。如果评估体系确属必要,各院校应该认真组织、精心准备,做好评估工作。

 

 

对于评估体系当中自编教材的指标,代表普遍认为目前自编教材主要是应付评定职称等项需要,数量多,质量也不尽人意。评估体系中这个指标将加剧这种局面的发展。因此,不赞成将自编教材列入评估体系的指标当中。在MPA教育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取经过实践检验的、权威性的教材。专业课两门以上双语教学的指标要求过高,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类似问题,建议评估体系在这些方面作出相应的修改。还有的学者指出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硬件指标应当严格,加强量化。而软件指标则应当以大致的指标为主,以自评互评,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为原则。应当以评估活动促进各院校的MPA建设与发展。有的学者认为评估体系的附件较多,工作量较大,能否适当简化,突出如办学质量、特色经验等项目的介绍,其余项目适当简化。还有的代表认为,应当建立更加灵活的评估标准,对于老牌的MPA院校和新增的MPA院校希望考虑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的学者就论文指导提出了意见,认为论文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科学准确的评估,建议进一步科学论证。

 

 

有的学者建议要正确处理好手段和原则的关系,建立明确的评估目标,避免评估成为变相排名次的做法。建议不要对各院校的评估结果划分ABCD四等,而是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就可以。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分单项打分,不计算总分。在单项分数的基础上,为各院校MPA教育当中的不足提出问题,对于单项成绩突出的学校要推广其先进经验。建议本次评估采取专家诊断的方式,而不是打分的方式。要改进和完善评估方法,评分过程要透明、公开,建议引入网络评估和学生评估的机制。

 

 

有的学者就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目前的工作提出了意见,认为应当集中在树立管理规范,明晰MPA教育的内容,对各MPA院校工作进行指导。如果要进行评估,也应当在各院校贯彻规范标准之后进行。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建议在教指委的领导下,结合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重点核心课程的研究,提高各院校的教学水平,指导和帮助基础比较薄弱的院校加快MPA教育的发展。希望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信息管理,及时公开MPA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帮助各院校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有的学者还提议加强和改进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工作。

 

 

另外,学者们指出案例教学的要求与实际情况差异比较大,教学当中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难以把握,案例教学本身的内涵也不甚清楚,在这个方面应当组织各院校的力量,加强沟通,资源共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当为这种交流搭建平台,尽快加强MPA的案例教学质量。应当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防止和纠正盲目招生的现象。应当出台和制订师生比的指标,对各院校的师资进行培训以适应MPA的发展需要。建议重视和解决目前MPA教育当中的突出问题,如双证问题等等,实现MP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异地办班的现象,通过管理手段进行引导,切实加强MPA的质量建设。

 

 

 



 

 

 

                                                            

                记录整理:李剑

                              

                                审  核:刘圣中

 

 

 

 

2004年全国MPA教育研讨会(第七次会议)

 

 

     

 

 

第三期:第二小组分会场

 

 



 

 



 

 


会议时间:2004718日星期日(14301630

 

 

会议地点:南昌大学(北区)行政楼第七会议室

 

 

会议主题:讨论MPA考试办法及MPA合格评估方案

 

 

会议主持:许光建、陶学荣

 

 

内容摘要:

 

 

下午的分组自由讨论前,主持人提出了三项议题:一是中国高校试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合格评估方案;二是MPA优秀论文评审办法;三是MPA入学考试办法的改革。但由于时间关系,代表们主要围绕MPA入学考试办法的改进与MPA评估方案两个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一、关于MPA入学考试办法的改进

 

 

代表们说,现行的MPA入学考试办法侧重对知识的测试,较少涉及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这种考试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对有能力但没时间学习的考生不公平。以前制定的MPA入学考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因此,在当前推行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的MPA入学考试办法进行改革。

 

 

专家们认为,MPA考试属于非全日制考试范围。在国外,专业性考试和职业性考试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在国内,专业性考试和职业性考试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MPA入学考试办法可借鉴工程管理硕士入学考试办法。考试内容要体现考生的潜力、能力、少考死的东西.在考试方式上,各高校可自行组织考试,降低成本,MPA入学考试办法的改进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今后的MPA入学考试可尝试实行TCT方式.因为实践证明,TCT可行性强,只不过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MPA项目合格评估方案

 

 

学者们普遍认为,对MPA来说,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质量的关键。评估是管理中的重要硬件,制定专业学位MPA评估方案不仅是MPA发展的急需,也有利于整个专业学位评估管理工作的进步,但是现行草拟的评估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改进。

 

 

1)教学设施方面

 

 

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一条中强调要有“专用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作为一个二级指标不合理,必然导致其利用率低下,不可实现资源共享。也有代表认为,教学设施建设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案第三条中有“足够数量的资料”是一个定性的考虑,评估起来必然难操作。满足MPA研究生使用的图书资料不仅有数量的要求,更要有质量的要求。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九条“师资培训”中强调MPA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正确的、有必要的,但仅各学校自身开展研究活动是有限的。有代表建议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以便提高全国MPA师资队伍建设。

 

 

3)教学管理方面

 

 

有代表认为: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估方案第十、第十二、第十三条都强调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秘书或管理等。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兼职现象普遍存在,代表建议把“是否有编制”作为一个子评估指标。

 

 

4)教学实施方面

 

 

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十五条“教材建设”中突出强调自编教材数量不合理,一方面难于保证质量。另一方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不可避免有些高校为应付评估牺牲学生利益。有代表建议,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可以评选出优秀教材,或推荐教材作参考。

 

 

5)教学效果与学位论文方面

 

 

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二十三条“论文导师”中强调要有“高校”和“实践”导师两方面构成,实践导师是指从事有关公共管理实践的人员,但由于实践中他们工作繁忙,造成学生不易找“实践”导师,评估指标不切实际。

 

 

6)办学特色与其它方面

 

 

有代表认为,MPA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公共管理人才,这和政府本身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评估方案第二十六条中把“与政府合作”放在办学特色指标中不合理,应放在教学实施中更合理。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二十四条“办学特色”评估标准不明确,例如“国际合作”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才算“国际合作”?

 

 

另外,对427日“南昌会议修改意见”,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第一,有代表认为:评估方案第二点中“应引起学校重视……”,不作为评估指标是不利于MPA教育发展的。要通过评估促进学科发展,如果学校不重视肯定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应把这一条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有代表认为:第三点中“学校不能重复投入……”的提法不合理。MBA同MPA有众多的不同之处,在图书资料、基础设施方面应“加大投入”。

 

 

    最后,就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有代表提出:要求考生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如何理解“一般”两字?有代表建议应建立统一、规范、合理的标准,公平考试,公平竞争。

 

 

 



 

 

 

记录整理:朱旺力、李荣华

 

 

    核:刘圣中

 

 

 

 

 

 

 

 

2004年全国MPA教育研讨会(第七次会议)

 

 

     

 

 

第三期:第一小组分会场

 

 

 



 

 

 


会议时间:2004718日星期日(14301630

 

 

会议地点:南昌大学(北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

 

 

会议主题:讨论MPA考试办法及MPA合格评估方案

 

 

会议主持:齐二石、姚先国

 

 

内容摘要:

 

 

  本组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中国高校试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二是MPA入学考试改革。

 

 

一、关于MPA合格评估方案

 

 

华东师大葛大汇教授首先代表陈永明教授对评估方案谈了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如,1[说明],原述改为:“高标准案例教室”是指能够保证利用不少于6……。修改理由为:原具有,非共享之意,一般学校有几十个专业或方向的硕士,MPA不可能单独具有。第9[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平均每人经历1次出国访问、进修、培训或……。修改理由为:所增加的文字,恰是高校的师资提高的主要手段之一。第12[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参照全日制硕士教学管理,MPA教学管理制度……。修改理由为:本“合格”评估,首先要达到该高校研究生院(处)的既有研究生管理的普遍要求;有参照物容易检查;同时体现了评价测量学上的“个体内差异评价”思想。第15.1[评分标准]A类,删除;第15.2[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专家、研究生共同为所选或自编教材评分……理由:自编教材不等同于最好的教材,甚至有时我们有意要避免用自己的自编教材以克服“近亲繁殖”之嫌;选择高质量国内外的教材恰恰是我们倡导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之一。五、第16[说明],原述改为:案例教学:即为说明原理而设立的事实或情节,并同时具有对该对象的评论或阐述。其中,……理由:没有“案例定义”无法进行数额计算;即使如此,也难统计,以后仍须考虑。第19[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三年在校学习课时累计时间六个月以上。理由:此为事实。第20[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经评审人员核实或调整……核心课程评价总平均得分85分。理由:各校的学生打分不可比、不等值。要等值有很多但较为复杂的技术。现在这个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把“同一评审人员”的审核意见视为“同一被试”的估计,具有同质稳定性。下面第2122题,同理。第21条、第22[指标],合并。原述改为:……论文选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实用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理由:文论结合,是公认的也是现实的评价标准,不可能分离。第24[评分标准]A类,原述改为:专业方向特色鲜明(例如财税方向、教育方向、治安方向等等)。理由:一是原“办学特色”与“创新成果”交叉,权重交叉,不符合测量原理。二是办学方向是一个更大的概念。第24[评分标准]A类,其中的“教材建设”内容,我们认为:实际上包含了第15.1条中的“自编教材”的含义。如此,第15.1条也应该删除。

 

 

 接下来代表对评估方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MPA师资评估和教材评估两方面上。

 

 

浙江大学的代表提出自编教材的权威如何定性?是否鼓励每个学校都去自编教材?而有很多代表则提出了师资队伍的质量如何保证?特别是实践导师资格如何界定?针对这些问题,上海交大的顾建光教授认为,师资和教材这两方面在MPA教育中是最重要的。教材应该评估,无教材无法上课,但考核不是看是否已经有了自编教材,而是看你自编教材的质量如何,看你为MPA教材建设真正作了多少贡献。其次师资方面,他认为,好的导师要具备:1、课要上得好;2、有科研能力;3、对政府部门有咨询能力,能提出真正实用的意见。

 

 

季明明教授认为上午刘司长对MPA教育现状的批评很中肯,该评估方案制订不容易,下了不少功夫,但须完善。如应该把对“用户”――学员的评估融入到评估方案中去,此外应重视最新案例的教学。在资料方面要有公共信息;教师结构中专职教师一定要有保障;专题讲座与实践不能划等号;MPA论文应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导师在把关论文的实用性方面作用不可替代。最后,他还强调了MPA教育的开展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是一次重大革命。

 

 

清华大学的代表认为教材不应强调自编,目前的案例教学还是太少。

 

 

二、关于MPA入学考试

 

 

针对这一议题,大家表了一个态,有2/3以上的代表同意进行MPA入学考试改革,并建议专门成立改革小组。

 

 

最后,夏书章老前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各位代表的发言都很中肯。师资、教材的确是大问题,教指委在这两块应研究研究,对待评估方案要慎重、认真。因为评估方案意义重大。



 

 

 

 

 

                                       记录整理:王 

 

 

                                           核:刘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