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0月30日电(学通社记者 秦 琳)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建院十二周年之际,作为该院十二周年院庆的重要活动之一,10月25日晚, 2012年清华大学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决赛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办。12支队伍从报名的60余支清华队伍中脱颖而出,参加决赛。经过角逐,报告《甘肃白银教育资源整合现状调研报告》夺得一等奖,《环保维权型群体事件的发生机理与处置策略》与《行政处罚类信息公开――以济南市公布醉驾名单为例》分获二等奖,《重庆市房产税征收对购房者影响调研报告》、《贫困地区民办初中发展之调研》、《宁夏生态移民区金融现状与分析》获得三等奖。
图为大赛现场。邓理睿 摄
决赛以现场答辩方式进行,由展示和问答两个环节组成,时长各为5分钟。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助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室研究员何宇鹏,公管学院副院长彭宗超,公管学院教授于安、社会学系教授王天夫,新闻学院副教授曾繁旭作为专家评委进行了现场评审。
12支队伍选择的公共领域议题既有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农村小额信贷、选调生职业发展等公共政策热点,也有房产税征收、农村义务教育等社会民生问题,经过精心的理论搜集和踏实的实地调研,层层剖析,既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浓厚关怀,也展现了客观的观察与理性的思考。
在参加决赛的队伍中,由新闻学院1字班学生组队做出的案例分析报告《贫困地区民办初中发展之调研――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赞赏。评委老师表示,报告的作者虽然才是大学二年级,但报告撰写规范简洁、结构严谨,答辩逻辑清晰、结论建议合理,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和理论借鉴意义。
图为座无虚席的观众席。邓理睿 摄
入围决赛的12支队伍中有3支将话题选在了农村金融问题的相关领域,又各有特色。有的以河北保定某县4个村的合作社发展之路为案例,分析了该地由农户主导建立的合作社陷入停滞背后的政策执行难度、社会关系制约等因素;有的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小额信贷现状的实地走访调研,力求把握温州金融改革新时期的江南农村金融现状。
近年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也成为参赛队伍研究的话题,环境群体性事件调研支队通过厦门、漳州PX(对二甲苯)事件这两个个案向评委和观众展示了环保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与处置策略。同时还通过对两个群体性事件的对比,为环保事件的解决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评委们对比赛情况进行了现场点评,对参赛队伍的水平予以了高度肯定,并鼓励同学们广泛关注热点时事与公共问题,深入了解公共政策,为社会和谐发展尽一己之力。
比赛吸引了大量清华及周边各院校的学生前来观看,公管报告厅在大赛开始前就座无虚席,晚来的同学只能站在报告厅的后方观看答辩。最后长达20分钟的观众提问环节更是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大赛由清华大学校团委、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联合举办,旨在促进清华学生深入关注时政热点,了解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过程,认识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举办以公共政策为关注与分析对象的全校性大赛尚属首次,从4月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来自28个院系60余支队伍近300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自主选题、立项评估、暑期调研等环节,17个案例报告入围评委评审阶段,最终12支队伍进入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