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事部副部长、

    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尹蔚民

  同志们:

    今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召开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我代表人事部对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远清同志就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如何搞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作了很好的报告,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结合公务员培训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建设强有力政府的关键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和领导的重要责任,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1998年,朱F基总理在接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时指出:“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首先要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靠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正确,这是根本的。但是,如果国家机器运转不灵的话,任何好的政策都贯彻落实不下去。公务员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善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就必须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这些指示,十分精辟地说明了公务员队伍在国家运转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走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从国际上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超越发展的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增强实力、创新发展,需要更精干、更有力、更富有成效的政府管理,需要公务员的知识和能力。竞争,就包含着公务员能力和队伍素质的竞争。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是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是事关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人事部明确提出,公务员管理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重抓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贯彻落实,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管理办法,突出能力建设,推进社会化服务,完善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尤其把加强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放在了比较突出的、重要的地位。

    公务员的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务员的水平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增强公务员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建设一个强有力政府的关键。公务员能力建设内涵丰富:时代发展要求公务员具有把握发展趋势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等;社会改革发展要求公务员具有适应改革推动改革的能力、调动社会资源高质量满足公民需要的能力等;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公务员具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的能力、驾御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吻、科学管理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的能力等。因此,强化培训,加强能力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鲜明主题。

二、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明确了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高素质、专业化。这是总结我国政府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及政府工作实践的经验基础上,对政府管理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在继续坚持理论武装、提高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下,要在“专业化”上下工夫。“专业化”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世界范围看,总的趋势是政府行政管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外文官制度改革的趋势是弱化职业化,强调专业化。政府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才能胜任,这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对于公务员队伍“专业化”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公务员从事的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这种管理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在职能范围上依法执行行政职能,管理全社会;二是在手段上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以法律和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三是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大专业”,所有公务员都必须具备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了解中国行政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特别要学习法律和经济知识,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般说来,公务员的职位越高,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化程度就应越高。二是业务领域的专业化。行政管理的范围纷繁复杂,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公安行政、司法行政、经济行政、人事行政、教育行政等。经济行政又可分为财务行政、税务行政、工商行政、国家审计等。每一名公务员都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行政领域。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与工作领域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干一行、精一行”,成为本领域业务方面的“行家里手”。提高公务员的“业化”水平,就要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行政决策、行政法、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公共伦理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和推行以来,通过强化培训,加强各级各类行政学院建设,为公务员能力建设和队伍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公务员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据1999年底统计,全国541万公务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2%左右。同时,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公务员队伍中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多是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行政管理知识,特别是市场经济所需的财税、金融、法律知识及宏观决策能力普遍薄弱。因此,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开辟新的培训途径。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试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在职公务员系统地学习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并结合实践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对加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创新机制,以质量求发展

    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适应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需要,适应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需要,必将受到政府部门和广大公务员的欢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组成,把培养单位和用人部门吸收进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人事部从一开始,就予以了高度重视和积极的配合,并将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工作。今天,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进入新的实施阶段。发展高质量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争取丰硕的成果,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一是要创新培养机制。高校开展行政管理研究和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必须将学术性研究与解决具体行政管理问题结合起来。要时掰关注公共管理改革、发展的进程,紧密联系公共管理实际和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在培养方向、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吸引力。深入探讨公共管理的特点,探索建立符合公共管理这种特殊形式所要求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要以质量求发展。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生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就要高质量,用质量求得社会的认同和信誉。一定要避免公务员在职学习单纯追求高学历的现象。提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涉及许多方面,各试点高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统筹规划。要搞好人才需求分析,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增强针对性。要按照有关要求统一组织和协调招生、培养、管理等项工作;要建立质量评估制度,研究制定评估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三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多样化和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公务员的特点,要求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一般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也不同于一般的在职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激发培养对象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要从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出发。一方面,公务员有比较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较丰富,有自我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面对这些特点,要鼓励和大力提倡采取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培训方法,如案例分析、“双讲”式教学、情景模拟、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员学习热情和自我发挥的环境,使学员在各种形式的教学中有所收益、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达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目的。 四是要搞好协作配合。各试点高校要及时了解掌握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高级人才投放到公共管理教学之中;要善于发现、使用社会上的一切人才资源为公共管理教育  服务,聘请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政府行政部门,要积极输送优秀公务员到研究培养单位学习提高,并将学习的成果应用于具体行政工作之中,以及教学相长,学用相长,共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试点校内部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扬长避短,相互协作,发挥整体效能。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