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清委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李俊清委员:将更多资源精力投入到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上

 

5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530日,全国MPA教指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俊清教授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刻解读。

 

 

 

 

 

者:中央时隔四年再次召开新疆工作会议,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与四年前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结合,如何理解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李俊清: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实际上早在2010年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前,就已经基本成形。西部大开发政策下的不少重大工程项目,都落户于新疆。2009年至今,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政策,如重新确定资源税税率和分成,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可以说,在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方面,相关的政策措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这些政策措施的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自2009年以来,新疆GDP年均增长11.5%,增速排在全国前列;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982元和7394元,分别相当于2009年的1.6倍和1.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完成2.26万亿元,相当2000年至200910年总和的1.6倍。


 

 

但是,很显然新疆“三股势力”并没有因为新疆发展取得的成就而放弃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局面和新疆社会稳定的目标,反而随着新疆快速发展而变得日益猖獗。因为新疆越是发展,就越是证明他们的主张和行为,是违背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越是暴露他们极端反人类、反社会的性质。“三股势力”在新疆跨越式发展背景下,生存空间只能越来越狭窄,为此,他们不惜牺牲新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采取各种极端手段破坏国家各项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策的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调整政策,在确保各种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新疆长治久安上来,非常必要。经济的发展固然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经济发展并不能直接让社会稳定下来。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在过去近百年时间里,长期遭受“三股势力”荼毒的地区,若不能铲除“三股势力”生存的土壤,彻底清除“三股势力”,仅仅依靠经济发展是很难实现社会稳定的。要彻底清除“三股势力”,除了继续发展经济,还需要进一步推动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供应均等化,合理引导民众宗教生活,规范宗教组织活动,推进不同族群和谐交融,加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思路,如“推进国内国际两条反恐战线”、“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重视培养爱国宗教人员”“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投”、“对基层干部给予特别关心”等,您如何看这些要求?

 

 

 

 

李俊清:新疆“三股势力”有着非常复杂的国际背景,与境外“三股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疆“三股势力”的首脑机关和首脑人物,也多在国外。在多次暴恐活动中,真正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骨干成员都在国外遥控指挥,在制造了严重暴恐事件后也能逍遥法外。因此新疆反暴恐、反分裂斗争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国内,在加强新疆反暴恐、反分裂力量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外交手段,切断“三股势力”的外部支持。特别是要向那些长期支持新疆“三股势力”的国家和境外组织施加压力,使之为支持新疆“三股势力”付出应有代价,压缩“三股势力”在境外生存空间。

 

 

 

 

从过去人类历史经验来看,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人群只有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流互动中,才能对彼此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更加了解,并相互尊重,从而和谐相处。相反,居住区域的隔离,常常会加剧文化群体间的陌生与隔阂,进而导致族群间和不同宗教信仰群体间关系紧张。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正是打破不同民族间居住区域隔离状况,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尊重彼此文化与生活方式,和谐共处的有力措施。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在初级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尤其是原来相互间不熟悉的群体,在接触的初期,往往会因为对彼此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陌生,而出现相互之间的不适应,产生许多矛盾冲突。因此,嵌入式社区建设,要辅之以社会管理方式创新,要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小规模的群体间矛盾冲突制定详细的预案,要有长期坚持的计划。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全民信教,宗教生活是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目前新疆清真寺超过24000多座,宗教教职人员超过29000人。新疆清真寺的数量、密度和人均拥有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如沙特、土耳其、埃及、伊朗等国。然而,在保障民众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三股势力”利用民众虔诚信教的社会环境,歪曲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曲解宗教与社会、宗教与国家关系,进而为极端组织培养狂热分子。要从根本上切断“三股势力”对宗教的利用,对信教群众的毒化,必须借助爱国宗教人员和宗教组织的力量,与他们合作共同引导民众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宗教生活,引导宗教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而这需要加大培养爱国宗教人员力度,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影响力,压缩“三股势力”在信教群众中的活动空间,割裂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渠道。

 

 

 

 

新疆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双语教育起步较晚,教育发展存在较严重的城乡差距和南北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于度集中于北疆,过度集中于城市。例如全区33所高等院校,28所在北疆,南疆只有5所。教育促进人才素质提升,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未来新疆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在南疆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大双语教育普及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覆盖全疆的职业教育机构体系。

 

 

 

 

新疆的发展、稳定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然而新疆基层干部队伍却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薪酬福利低,生活条件差等现实问题,使基层政府和社区等机构,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难以维持干部队伍的稳定,基层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较大影响。尤其在南疆三地州,基层公务员平均工资普遍只有2000元左右每月,但严峻的维稳形势却使得许多基层干部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部分机构的基层干部甚至连续半年乃至一年没有休假。为此,国家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干部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并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去,充实基层公共组织,提高基层治理机构的治理能力。

 

 

 

 

者:李克强总理对新疆工作做了部署,强调“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您如何看民生改善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李俊清: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贫穷与财富分配不公正,是威胁社会稳定主要因素。从新疆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发展相对滞后,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南疆地区,恰恰也是“三股势力”活动相对更为猖獗的地区。这说明贫困与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民众、部分区域未能充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新疆发展过程中边缘化,是引发新疆各类威胁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快改善民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利益分配不公,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对于促进社会稳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改善民生固然重要,但民生改善与社会稳定并非是同步的。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不忽视社会管理,不能放松对“三股势力”的警惕,只有将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打击“三股势力”的力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者:对口援疆工作也是新疆工作的重要部分,您曾在媒体上深入分析过,在新的历史时机下,您认为援疆工作如何才能进一步做好?

 

 

 

 

李俊清:对口援疆工作,应与国家治理新疆,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有效衔接。

 

 

 

 

首先,要加大受援地与援助单位的双向互动,增强受援地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使对口援疆工程项目建设,与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受援地民众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要拓展对口援疆思路。特别是要结合中央关于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的精神,在援助新疆各地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为新疆劳务输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新疆青少年提供更多求学与发展机会,为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居住和生活提供良好服务。

 

 

 

 

再次,要积极引导本地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关心新疆发展,参与新疆建设,引导本地产业、资源和人才向新疆有序转移,将运动式的援疆工作,转变成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双向性的产业、资源、信息与人力资源流动及优化配置。

 

 

 

 

最后,要改变对口援疆资源投向与目标定位。由政府主导的对口援疆项目和资源,应向那些对当地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领域倾斜,着力化解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因素;由市场主体参与乃至主导的援疆项目,应着重帮助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帮助受援地建立和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

 

 

 

 

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会工作会议上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您看来,各民族如何才能“紧紧抱在一起”?

 

 

 

 

李俊清: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团结互助休戚与共,相互学习借鉴,不断交往交融。历史证明,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才能使国家兴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次会议提出的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等措施,都是促进各民族紧紧抱在一起的构想。

 

 

 

 

当然,让人们共同生产生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采取各种措施,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多元且牢固的联系纽带,不断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而结合成牢不可分的社会共同体。

 

 

 

 

首先,要借助市场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引导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同时,形成并发展共同经济利益,结合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要加强新疆与内地产业体系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实现新疆与内地以及新疆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新疆各族群众与全国其他地方民众有更多的经济往来,在利益诉求上有更多交集和共识。

 

 

 

 

其次,要在融汇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创新,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消费,为各民族群众搭建相互了理和交流的精神桥梁,消除民族间、区域间文化隔阂,培养各族群众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宽容精神。

 

 

 

 

再次,要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所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参与各级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使各民族群众在公共生活中不断形成和扩大共识。

 

 

 

 

(记者 朱书缘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