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系列报道之(四):大会主旨报告嘉宾精彩观点

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系列报道之(四):大会主旨报告嘉宾精彩观点

      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共同指导下,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于9月1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设开幕式、案例建设成果发布仪式、大会报告、平行论坛四个板块。

image-20230210163532-1

       大会邀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案例专家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英国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原院长、剑桥大学中国管理研究中心联席主任Christoph Loch,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案例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曲福田,案例专家委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宗益,美国哈佛大学T. M. Chang中国研究讲席教授,哈佛商学院斯潘格勒家族讲席教授William C. Kirby等8位嘉宾作主旨报告。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斌主持大会报告。

image-20230210163557-2

       洪大用指出,案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育研究生家国情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形式,是助力高层次专业化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他表示,研究生司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案例教学工作,如支持将教学案例编写等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形式,大力支持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建设,指导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建设丰富案例资源等,推动案例教学作为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下一步,研究生司将进一步完善案例建设的政策环境、强化对案例应用的政策导向、探索案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案例为本的学术交流,持续支持案例建设和应用工作,做好案例教学改进大文章,推动案例教学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服务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image-20230210163631-3

       谭方正指出,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案例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关于推进中国特色案例建设,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已进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新阶段,对案例建设赋予了新使命,给案例研究开拓了新空间;二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案例研究与建设的支撑,需要发挥案例研究在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效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做大做强、破解国内外重大前沿问题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三是案例研究与建设要形成各方面守正创新、共建共享的合力,始终坚持把导向放在首位、把质量凸显出来、把合作畅通起来、把运用推动起来,重视加强案例质量标准建设、案例中心和案例库建设,广泛凝聚企业、行业、实务部门、高校、期刊和学界各方力量,打通案例生产、案例集成、案例研究、案例使用、案例传播的循环链条,以用促建、以用促研,形成案例运用的需求侧与案例研究的供给侧之间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新局面。下一步,社科司将从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基地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案例研究和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中国案例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image-20230210163701-4

       薛澜表示,案例教学在中国公共管理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应对实践超前理论的现象、把中国公共管理最鲜活的实践带到课堂,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管理场景的问题、提升把逻辑化的理论变成图像化认知的能力,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实现教育模式从知识灌输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能够探索中国公共管理走出去的新路径、助力用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治理的故事。清华大学以建设专业化的案例机构为核心,充分动员教师学生参与,统筹推进案例库建设、教材出版、赛事组织、师资培训、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形成了案例开发、使用、推广、反馈的良性循环。着眼未来,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基层院校,可以通过建设专业机构、加强组织能力,把案例开发跟案例教学深度融合、将教师成长和学生培养有机统一、把讲好中国故事与推动国际交流良好结合,让案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治理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image-20230210163734-5

       Christoph Loch谈到,案例教学通过利用真实案例进行练习、研讨,培养学生应对困境、提出决策的能力。针对目前案例教学存在的表面化、碎片化等现象,案例教学应该运用在生态保护、社会问题、政策管理等更广泛的知识层面,并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交叉融合。关于中国案例库的建设发展,他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考虑案例库的目标用户和受众需求,积极拓宽案例类型和覆盖的内容范围,并采用受众便于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二是要明确案例库建设的目标,并基于该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库内容和使用途径;三是要注重对案例的质量控制,构建独立、透明、公平的质量标准,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案例,不断提高中国案例库的国际影响。

image-20230210163808-6

       朱宏任认为,优秀的案例是开展优质生动教学的前提,其基础是来自管理一线的实际运作,案例建设不仅被教育系统认真对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和倚重。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提炼推广与案例教学的素材整理为纽带,加强产教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企联与教育部门的重要共识。新时期,企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观点、新组织带来的变化,案例整理需要充分体现企业的主要关注,而产教研合作要更加突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讲好中国企业自己的故事,突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加强中国企业经营发展经验梳理,突出国家重大战略研究、关注和总结国家重大项目实施中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突出企业群体的切身关切、关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精品活动的培育、形成“名企+名家”的新模式。希望各方发挥优势、形成案例开发合力,进一步提升案例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企业和中国案例库,作出应有的贡献。

image-20230210163836-7

       曲福田表示,从挖掘中国实践富矿,到建设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案例研究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造性发展中推动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在研究范式变革的进程中填平定量分析和质性分析的鸿沟,在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本土化创新的过程中提供重要方法,在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历程中,弘扬中国的教师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从公共管理学科的视角来看,案例建设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真实性、综合性和典型性特征,还存在着建设质量不高、评价标准不一、开发难度大、应用不流畅及研究成果缺乏法律保护等问题。下一步加快公共管理领域案例建设,要形成重视案例、研究案例、运用案例的价值取向和政策氛围,建立全过程的监管和考评机制,强化案例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例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科学的质量标准引领案例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凝聚案例建设的合力。

image-20230210163907-8

       张宗益谈到,得益于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专业学位教育;案例作为一项教学活动,也已经被广大教师纳入技能提升与工作日常;案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更是得到实践界的高度认可,中国案例建设进入新阶段。未来,案例发展要从关注量向关注质转变,推动案例建设从成果开发到应用推广;要从供给侧推动逐步转为需求侧拉动,鼓励教师从写案例转移到写案例、用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发挥与完善案例库建设与运行的长效机制,在坚持以“平台+会员+免费”模式为主体的基础上,建设高校或区域网络节点;适度将案例服务对象从教授扩展扩宽到企业,加快推动产教融合;加快案例库的国际化与推广,推动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更加关注案例建设的时代性和历史性,从案例的角度去观察、记录、思考与服务这个时代。

image-20230210163934-9

       William C. Kirby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大学影响力的变化。他指出,19世纪时期,柏林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鼻祖,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20世纪,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高校开始没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逐步兴盛,以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相继建立;21世纪,美国各大高校面临不同挑战,纷纷通过积极筹款、制定卓越计划等方式减少内外部冲击,中国大学不断崛起,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进步显著。最后,他引用胡适先生在参加哈佛大学300周年校庆时的题语“文化为国家之命脉。国家之所以兴也系于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实系于学。深识远见之士,知立国之本必亟以兴学为先”,对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作了生动阐释。

image-20230210164000-10

       杨斌在主持大会报告时谈到,案例是重要的教学、教材、产教融合、实践实训资源,对于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案例建设,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展学理性探究、理论性创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学术繁荣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各位委员高瞻远瞩、出谋划策,为中国案例建设事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案例建设成效初显、令人欣喜。本次大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对案例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加强案例建设国际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加速中国特色案例建设模式的形成,助力中国特色案例建设乘势而上,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作出积极探索。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