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双证)是为适应公共管理科学化、时代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为党政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特别是涉农公共部门和县域政府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以推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掌握公共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熟练运用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具备从事公共管理的较强能力和素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需要;
4.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并能阅读专业相关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现代行政与企业管理。
三、招生对象
公共管理硕士(MPA)主要培养对象为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
四、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目前我校的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主要任务是培养全日制双证学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3~4年(包括累计的社会实践时间,在修完学校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少于2.5年)。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教学各环节全部计为学分,并且以学分制统一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全日制双证MPA的课程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培养方式,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7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
2.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对策性、讨论式、开放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政策分析和对策设计为重要内容和方式,重点进行案例教学,每门课程采用案例不少于4个,案例教学时数不少于8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把握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又要密切结合公共管理实践,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与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管理人员参加各个培养环节的工作,实际工作部门管理者授课时间不少于全部授课时间的1/4。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3.重视实践教学。研究生学习有一定的实验教学,如信息技术应用、公共管理调查与评价等。同时,加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总学分2学分,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和成绩评定办法。社会实践必须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部门或者组织中进行,实践时间总体安排为3个月,采取分时、分段,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实习完成后提交专业相关实习报告。
4.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每个学生由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学业和社会实践。一位导师是学校的专职教师,其指导贯穿于MPA研究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培养环节;另一位是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兼职导师,主要是对MPA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提供指导。
六、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必修环节和选修课。
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必修环节是公共管理所有学生必选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是在我校自身特色和培养方向的要求的基础上,力求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和多样性。
(一)课程设置
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MPA)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MPA)课程设置
类 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公共 学位课 |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2 |
1 |
必 选 |
外国语 |
2 |
1 |
||
专业 学位课 |
公共管理 |
3 |
1 |
|
公共政策分析 |
2 |
3 |
||
政治学 |
2 |
1 |
||
公共经济学 |
2 |
2 |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
2 |
2 |
||
宪法与行政法 |
2 |
2 |
||
专 业 必 修 课 |
行政管理学 |
2 |
1 |
任选4门 |
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 |
2 |
2 |
||
土地资源管理 |
2 |
2 |
||
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 |
2 |
2 |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
2 |
3 |
||
选修课 |
领导科学与危机管理 |
2 |
2 |
任选5门 |
宏观经济形势专题 |
2 |
2 |
||
公共伦理 |
2 |
1 |
||
公文写作 |
2 |
3 |
||
公共财政与税收 |
2 |
1 |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管理 |
2 |
3 |
||
非营利组织管理 |
2 |
3 |
||
电子政务 |
2 |
1 |
||
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
2 |
3 |
||
经济学研究方法 |
2 |
3 |
||
社会阶层与利益集团分析 |
2 |
3 |
||
福利经济学 |
2 |
3 |
||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
2 |
3 |
||
公共工程管理概论 |
2 |
3 |
||
必修环节 |
专业社会实践与研讨 |
2 |
4 |
|
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社会实践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校外社会实践计划并填写《校外专业实践计划表》。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同时提交《校外专业实践总结考核表》,为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学生还必须提交《校外专业实践登记表》。学科点对研究生校外实践进行集中考核,
(二)课程考核
1.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参照《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
2.各门课程要求达到60分以上方为
七、学位论文
全日制双证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紧密围绕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和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论文研究。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政策分析、项目规划,也可以是理论和学术问题探讨等。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学位论文撰写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其中,论文开题时间应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正文字数应在2万字以上。
八、学位授予
全日制双证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在完成规定学业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四川农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同时获得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