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MPA研究生赴秭归社会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MPA教育中心
为了尽可能让MPA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动态统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招收的2007级与2008级MPA研究生来自全国十余个省份的各行各业不同领域,但以国土资源系统居多。MPA教育中心对实践教学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带队教师、食宿、交通进行了精心地课前准备。本次教学活动选派4名老师带队,主要考察学习内容为湖北秭归县生态旅游开发、移民安置、基层民主建设、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和高切坡治理等内容,教学方法以实地考察为主,辅之以讲座和讨论,最后研究生以实地考察课程论文的形式完成本课程考试。
MPA学生们在泗溪风景区,考察学习了变废为宝开发生态旅游的相关情况。泗溪位于秭归归县城所在地茅坪镇内,是国家
部分学生与老师还到位于该县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建东村参观了该村新农村建设、文化旅游开发与民主法制建设。该村是全省一票制直选村两委的试点村,同时是连续16年无越级上访、无刑事案件的村。在这里,大家参观了新兴建的居民住宅,参观了投资360万元、正在建设的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心,了解了民主法制建设与信访机制。学生们分组“走进寻常移民家”,在三峡移民第一村银杏沱村,看到了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李鹏、朱F基、温家宝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该村移民的纪实,了解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生产生活方式变迁。部分学生还参观了凤凰山高切坡治理、曲溪地质灾害治理情况,实地参观了由温家宝总理批示成立、由中国地质大学牵头的“三峡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建设情况。
6月7日,MPA学生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大事之一,它发挥着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在现场导游的介绍和自己亲临其境下,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杰出智慧的同时,也体会到中国政府充分发挥管理指导的能力,把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宝贵的社会财富。
考察结束,MPA教育中心邀请茅坪镇党委书记、镇长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全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移民搬迁与后期发展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移民县城、集镇和村民场镇建设现状,实地了解移民生产、生活状况。针对学员们提出的“移民搬迁后的稳定与致富问题”、“如何排解村民矛盾问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结束、后期扶持力度更大并详细介绍了部分政策法规与实施情况;计划安置移民,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创举;介绍了秭归县近几年探索出的移民搬迁“五为主”责任制,即城镇搬迁以当地政府为主,农村搬迁以乡镇为主,专业设施搬迁以主管局为主,企业搬迁以企业为主,单位搬迁以单位为主,强化了各级各部门行政责任,较好地解决了国家、地方政府与移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基层稳定与法制建设,镇领导介绍了“矛盾大排查、领导大接访、调处大联动、责任大落实、稳控大攻坚”“五大”信访工作机制过程,交流了当地县委书记进村入户接访的案例。
这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MPA教育中心首次大规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天的实践教学虽然短暂,但学生们收获颇丰: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实现了有机结合;二是整个组织工作有序,做到了事半功倍;三是课程安排合理,对MPA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学生们反映,作为MPA研究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公共管理理论是不够的,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开阔思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上,才能成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次学习探索也存在不足,未能深入就某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探索,经费及时间安排都有些紧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MPA教育中心期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开创MPA教学的新局面。